掃右方二維碼,獲取更多更新優惠信息 訂購報告,即可免費獲贈鏈接中任意一款價值9800元的報告(電子版),多買多贈 訂購報告,即可獲得一年內免費更新一次內容 訂購報告,即可優惠購買以下相關報告: 節能減排、鋼鐵節能減排、鋼鐵、冶金工業節能減排、碳中和水泥、CCUS技術
中投顧問重磅推出"產業大腦"系列產品,高效賦能產業投資及產業發展各種工作場景,歡迎試用體驗! | ||||
---|---|---|---|---|
產品 | 目標用戶 | 核心功能定位 | 登陸使用 | 試用申請 |
產業投資大腦 | 有投資能力的中大型企業 | 新興產業投資機會的高效挖掘工具 | 登陸 > | 申請 > |
產業招商大腦 | 政府及園區的招商引資部門 | 大數據精準招商專業平臺 | 登陸 > | 申請 > |
產業治理大腦 | 政府發改工信等產業治理部門 | 政府產業規劃及治理的數字化高效工具 | 登陸 > | 申請 > |
產業信貸大腦 | 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企業客群部門 | 企業信貸(融資)需求挖掘高效工具 | 登陸 > | 申請 > |
聯系電話: 400 008 0586; 0755-82571568
微信掃碼:
第一章 碳中和背景下鋼鐵行業發展概述
1.1 碳中和概念界定
1.1.1 碳中和科學含義
1.1.2 碳中和實現意義
1.1.3 碳中和根本要求
1.1.4 碳中和推進路徑
1.2 鋼鐵行業碳排放來源分析
1.2.1 鋼鐵行業碳排放來源構成
1.2.2 鋼鐵生產各環節消耗情況
1.2.3 化石燃料燃燒碳排放情況
1.2.4 鋼鐵行業外購電力碳排量
1.3 碳中和發展對鋼鐵行業的影響
1.3.1 減碳改造的資本支出規模龐大
1.3.2 鋼鐵行業集中度將會顯著提升
1.3.3 鋼鐵行業與其他行業深度融合
1.3.4 碳中和下對鋼鐵上下游的影響
第二章 碳中和下全球鋼鐵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2.1 碳中和下全球鋼鐵工業發展綜況
2.1.1 鋼鐵低碳發展倡議
2.1.2 鋼鐵工業碳排放情況
2.1.3 鋼鐵碳中和技術路線
2.1.4 鋼鐵企業碳中和布局
2.1.5 鋼鐵行業碳減排技術
2.1.6 碳中和對行業的影響
2.1.7 碳中和下鋼鐵發展建議
2.2 碳中和下歐洲鋼鐵行業發展分析
2.2.1 鋼鐵碳減排政策框架
2.2.2 鋼企碳排放成本分析
2.2.3 鋼鐵碳減排技術路線
2.2.4 鋼企碳減排技術創新
2.2.5 鋼企綠色鋼鐵研發動態
2.2.6 鋼鐵企業碳減排目標
2.3 碳中和下美國鋼鐵行業發展分析
2.3.1 鋼鐵工業總體發展情況
2.3.2 碳達峰下鋼企營收情況
2.3.3 鋼企碳減排技術發展
2.3.4 鋼企籌資助力碳減排
2.4 碳中和下日本鋼鐵行業發展分析
2.4.1 碳中和下鋼鐵發展環境
2.4.2 鋼鐵企業的碳減排目標
2.4.3 鋼企低碳項目合作動態
2.4.4 典型鋼企碳減排案例分析
2.4.5 特殊鋼發展對我國的啟示
2.5 碳中和下韓國鋼鐵行業發展分析
2.5.1 鋼鐵行業碳減排路徑
2.5.2 鋼企加快構建環保設備
2.5.3 鋼鐵企業低碳項目合作
2.5.4 鋼鐵企業海外投資建廠
2.5.5 典型企業碳減排案例
第三章 碳中和下中國鋼鐵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3.1 2021-2023年鋼鐵行業運行狀況
3.1.1 工業運行狀況
3.1.2 表觀消費情況
3.1.3 企業經濟效益
3.1.4 企業競爭格局
3.1.5 區域生產情況
3.1.6 行業進出口狀況
3.1.7 供需平衡狀況
3.2 2021-2023年碳中和下鋼鐵行業發展狀況
1.1.1 鋼鐵行業低碳發展歷程
3.2.1 鋼鐵行業總體碳排放量
3.2.2 鋼鐵行業低碳發展舉措
3.2.3 鋼鐵行業納入碳市場
3.2.4 鋼鐵企業碳排放強度
3.2.5 鋼企碳減排發展狀況
3.3 2021-2023年中國鋼鐵行業能耗分析
3.3.1 鋼鐵工序能耗綜況
3.3.2 燒結工序能耗現狀
3.3.3 焦化工序能耗現狀
3.3.4 球團工序能耗現狀
3.3.5 煉鐵工序能耗現狀
3.3.6 轉爐工序能耗現狀
3.3.7 電爐工序能耗現狀
3.3.8 鋼加工工序能耗現狀
3.4 2021-2023年鋼鐵行業落后產能淘汰情況
3.4.1 淘汰落后產能形勢
3.4.2 淘汰落后產能進展
3.4.3 淘汰落后產能難點
3.4.4 淘汰落后產能建議
3.5 鋼鐵行業實現碳中和的困境
3.5.1 碳中和下鋼鐵行業發展壓力
3.5.2 鋼鐵行業節能低碳發展挑戰
3.5.3 鋼鐵行業落實碳中和的問題
3.5.4 鋼鐵低碳轉型缺乏金融支持
3.6 碳中和下我國鋼鐵行業發展對策
3.6.1 鋼鐵實現碳中和的重點工作
3.6.2 鋼鐵行業實現碳中和的思路
3.6.3 鋼鐵行業發展關鍵切入口
3.6.4 鋼鐵企業碳減排發展策略
3.6.5 鋼企碳減排技術研發建議
3.6.6 鋼鐵低碳轉型金融支持對策
3.7 鋼鐵行業實現碳中和的路徑
3.7.1 由高爐-轉爐法轉向電弧爐冶煉法
3.7.2 在冶煉過程中使用可再生能源
3.7.3 提升生產配套設施綠色水平
3.7.4 開發應用CCUS技術
3.7.5 購買“森林碳匯”
第四章 碳中和下中國廢鋼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4.1 2021-2023年中國廢鋼行業總體運行狀況
4.1.1 廢鋼行業發展綜況
4.1.2 廢鋼行業供給情況
4.1.3 廢鋼行業消費潛力
4.1.4 廢鋼行業進口情況
4.1.5 廢鋼發展特點及問題
4.1.6 廢鋼行業資源預測
4.1.7 廢鋼行業發展規劃
4.1.8 廢鋼對鋼鐵行業影響
4.2 2021-2023年碳中和下廢鋼行業發展狀況
4.2.1 廢鋼鐵回收利用碳排放核算指南
4.2.2 碳中和下廢鋼行業發展形勢分析
4.2.3 碳中和下的廢鋼行業碳排放情況
4.2.4 碳中和下廢鋼行業價格走勢分析
4.2.5 碳中和下廢鋼加工企業準入狀況
4.2.6 多家鋼企爭相布局廢鋼加工市場
4.2.7 碳中和下廢鋼行業發展對策分析
4.2.8 碳中和下廢鋼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4.2.9 “雙碳”目標下廢鋼行業發展前景
4.3 碳中和下鋼企在廢鋼領域的布局
4.3.1 本鋼響應“雙碳”戰略全力多購廢鋼
4.3.2 斯坦科助力中國鋼鐵業低碳轉型
4.3.3 敬業集團廢鋼資源回收再利用
4.3.4 浙商中拓促進廢鋼資源循環利用
4.3.5 太鋼完善廢鋼倉儲加工配送中心項目
4.4 碳中和下廢鋼行業發展策略分析
4.4.1 提升廢鋼資源補充能力
4.4.2 提升長流程鋼企廢鋼比
4.4.3 完善廢鋼稅收支持政策
4.4.4 因地制宜地發展電爐鋼
4.4.5 健全完善廢鋼回收體系
第五章 中國鋼鐵行業碳減排技術工藝分析
5.1 碳中和下中國鋼鐵行業技術發展狀況
5.1.1 鋼鐵新技術助力低碳排放
5.1.2 鋼鐵產業鏈綠色低碳技術
5.1.3 鋼企氫冶金技術研發能力
5.1.4 鋼鐵行業碳減排技術路線
5.1.5 海外鋼企碳減排技術工藝
5.2 鋼鐵行業碳減排技術應用
5.2.1 氫冶煉工藝
5.2.2 電弧爐短流程煉鋼工藝
5.2.3 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
5.3 氫冶金技術
5.3.1 碳中和下氫能需求情況
5.3.2 氫冶金工藝的主要特點
5.3.3 氫氣冶金技術政策支持
5.3.4 氫冶金技術的發展現狀
5.3.5 氫氣冶金主要工藝發展
5.3.6 氫冶金技術的發展困境
5.3.7 氫冶金技術的發展建議
5.3.8 氫冶金技術應用案例分析
5.3.9 氫冶金技術典型企業發展
5.3.10 氫冶金技術未來發展方向
5.3.11 氫冶金技術未來發展前景
5.4 電爐煉鋼技術
5.4.1 電爐煉鋼技術發展優勢
5.4.2 電爐煉鋼技術發展基礎
5.4.3 電爐煉鋼技術發展現狀
5.4.4 電爐煉鋼技術經濟效益
5.4.5 電爐煉鋼技術裝備對比
5.4.6 電爐煉鋼技術發展問題
5.4.7 電爐煉鋼技術發展前景
5.5 直接還原煉鐵技術
5.5.1 直接還原煉鐵發展優勢
5.5.2 直接還原煉鐵工藝模式
5.5.3 直接還原鐵爐能耗情況
5.5.4 直接還原煉鐵項目投資
5.5.5 直接還原煉鐵發展問題
5.5.6 直接還原煉鐵發展前景
5.6 球團制造工藝
5.6.1 球團工藝發展優勢
5.6.2 球團工藝標準體系
5.6.3 球團工藝發展現狀
5.6.4 球團與燒結的對比
5.6.5 球團工藝發展前景
5.7 CCUS/CCS技術
5.7.1 CCUS/CCS技術基本概述
5.7.2 鋼鐵行業CCUS/CCS發展問題
5.7.3 海外鋼企CCUS/CCS項目投資
5.7.4 鋼鐵行業CCS技術未來發展前景
第六章 中國各省市鋼鐵行業碳中和戰略布局
6.1 我國鋼鐵大省應對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分析
6.1.1 主要產鋼區域規劃及其發展目標
6.1.2 碳中和下主要產鋼區域發展問題
6.1.3 碳中和下主要產鋼區域發展對策
6.2 河北省
6.2.1 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成效
6.2.2 鋼鐵企業退出主城區的進展
6.2.3 鋼鐵企業節能減排完成情況
6.2.4 鋼鐵行業碳排放基準值測算
6.2.5 碳中和下鋼鐵企業金融需求
6.2.6 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發展路徑
6.2.7 碳中和下鋼鐵行業發展規劃
6.2.8 碳中和下鋼鐵技術投資方向
6.3 河南省
6.3.1 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環境
6.3.2 碳達峰暨低碳發展專項規劃
6.3.3 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評估
6.3.4 鋼鐵行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
6.4 江蘇省
6.4.1 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成效
6.4.2 上市公司的碳排放量及強度
6.4.3 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倡議
6.4.4 江蘇省鋼協助力實現碳中和
6.4.5 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形勢
6.5 山東省
6.5.1 鋼鐵行業落后產能淘汰進展
6.5.2 鋼鐵行業開展碳排放環評試點
6.5.3 臨沂與央企開展降碳項目研發
6.5.4 碳中和下鋼鐵企業發展舉措
6.5.5 典型企業綠色低碳發展案例
6.5.6 碳達峰暨低碳發展專項規劃
6.5.7 鋼鐵企業壓減粗鋼相關規劃
6.6 山西省
6.6.1 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相關政策
6.6.2 鋼鐵行業碳排放及減碳路徑
6.6.3 碳中和戰略創新研究院設立
6.6.4 碳中和下鋼企啟動減碳方案
6.6.5 鋼鐵企業壓減粗鋼工作進展
6.7 內蒙古
6.7.1 鋼鐵行業超低排放實施方案
6.7.2 鋼企低碳發展項目戰略合作
6.7.3 低碳氫冶金技術發展成果
6.7.4 首單鋼鐵碳中和綠色債券
6.7.5 鋼鐵新增產能項目審批規定
6.8 四川省
6.8.1 碳中和下鋼鐵行業發展形勢
6.8.2 加釩鋼材應用推進減碳進程
6.8.3 鋼鐵企業碳減排技術研發成果
6.8.4 鋼鐵企業碳減排戰略合作動態
6.8.5 碳中和下釩鈦鋼鐵發展思路
6.8.6 釩鈦鋼鐵“雙碳行動”時間表
6.9 湖南省
6.9.1 碳中和下鋼鐵行業發展成效
6.9.2 典型鋼企綠色低碳發展現狀
6.9.3 碳中和下鋼渣應用于高速公路
6.10 遼寧省
6.10.1 鋼鐵工業綠色低碳發展現狀
6.10.2 鋼鐵企業綠色低碳發展成果
6.10.3 鋼鐵工業綠色低碳發展對策
6.11 其他地區
6.11.1 福建省
6.11.2 安徽省
6.11.3 湖北省
6.11.4 浙江省
第七章 我國重點鋼企在碳中和領域的布局
7.1 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7.1.1 企業發展概況
7.1.2 企業碳減排宣言
7.1.3 推進碳中和的優勢
7.1.4 企業低碳發展階段
7.1.5 企業低碳發展形勢
7.1.6 企業低碳發展路徑
7.1.7 企業低碳項目合作
7.1.8 企業綠色行動進展
7.1.9 企業技術研發方向
7.2 河鋼集團有限公司
7.2.1 企業發展概況
7.2.2 企業低碳發展現狀
7.2.3 企業低碳發展成效
7.2.4 企業低碳技術成果
7.2.5 企業低碳項目合作
7.2.6 企業碳中和戰略計劃
7.2.7 企業碳中和戰略舉措
7.3 鞍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7.3.1 企業發展概況
7.3.2 企業碳中和宣言
7.3.3 企業低碳發展成果
7.3.4 企業綠色金融發展
7.3.5 企業低碳技術成果
7.3.6 企業投建氫能項目
7.4 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7.4.1 企業發展概況
7.4.2 企業低碳發展成效
7.4.3 企業戰略合作動態
7.4.4 企業高爐退出進展
7.4.5 企業低碳發展經驗
7.4.6 企業低碳發展舉措
7.4.7 企業發展重點任務
7.5 內蒙古包鋼鋼聯股份有限公司
7.5.1 企業發展概況
7.5.2 企業綠色低碳發展成效
7.5.3 企業綠色低碳發展舉措
7.5.4 低碳氫冶金研究所成立
7.5.5 碳中和綠色債券發行
7.5.6 企業戰略合作動態
7.5.7 企業碳中和戰略規劃
7.6 南京南鋼鋼鐵聯合有限公司
7.6.1 企業發展概況
7.6.2 企業出臺“碳十條”
7.6.3 企業低碳發展形勢
7.6.4 企業低碳發展現狀
7.6.5 企業低碳發展成果
7.6.6 企業戰略合作動態
第八章 碳中和下鋼鐵行業投資機遇及發展前景
8.1 碳中和下鋼鐵行業投資機遇與價值分析
8.1.1 碳中和促使行業二次供改
8.1.2 需求旺盛+制造業升級機遇
8.1.3 重視頭部鋼鐵企業投資價值
8.2 碳中和下鋼鐵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分析
8.2.1 碳中和下鋼鐵行業金融支持
8.2.2 碳中和下鋼鐵行業發展機遇
8.2.3 碳中和下鋼鐵行業發展前景
8.2.4 碳中和下鋼鐵未來發展重點
8.2.5 碳中和下鋼鐵企業發展規劃
第九章 碳中和下中國鋼鐵行業政策發展狀況
9.1 中國鋼鐵行業碳中和標準體系建設進展
9.1.1 鋼鐵行業低碳標準建立必要性
9.1.2 鋼鐵行業碳排放標準建設現狀
9.1.3 鋼鐵行業碳排放標準建設問題
9.1.4 鋼鐵行業碳排放標準建設建議
9.1.5 國外鋼鐵行業低碳標準化進展
9.2 中國鋼鐵行業碳中和相關政策及解讀
9.2.1 鋼鐵行業碳減排政策匯總
9.2.2 鋼鐵行業碳中和政策解讀
9.2.3 鋼鐵行業碳中和相關會議
9.2.4 鋼鐵產品出口關稅的調整
9.2.5 鋼鐵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
9.2.6 鋼鐵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
9.2.7 鋼鐵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
9.3 碳中和下鋼鐵行業政策發展趨勢分析
9.3.1 碳中和政策對行業的影響
9.3.2 鋼鐵行業未來政策發展建議
9.3.3 碳中和下鋼鐵行業政策展望
圖表 碳中和示意圖
圖表 鋼鐵生產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及核算邊界
圖表 碳排放源識別表
圖表 煉鐵煉鋼生產環節物料碳排放量
圖表 鋼鐵生產全周期物料消耗情況
圖表 2007-2022年重點鋼企噸鋼耗電量
圖表 2007-2022年重點鋼鐵企業耗電占總能耗比重
圖表 2012-2022年國內發電結構
圖表 2019-2021年鋼鐵行業可持續發展績效
圖表 2019-2050年國際能源署關于鋼鐵生產、二氧化碳排放可持續發展情景分析
圖表 1990-2050年廢鋼在不同地區供應量變化情況
圖表 2015-2021年塔爾博特港鋼鐵廠碳排放
圖表 2015-2021年德國杜伊斯堡廠碳排放
圖表 2015-2021年安塞樂米塔爾碳排放
圖表 歐盟鋼鐵生產路線示意圖
圖表 部分歐洲鋼企的煉鋼新技術
圖表 部分歐盟鋼企的“氫探索”計劃
圖表 2012-2021年美國鋼鐵產能和分工藝粗鋼產量
圖表 1980-2021年美國鋼鐵行業噸成品鋼工時
圖表 2003-2021年美國三大鋼鐵企業在實現碳達峰的過程中營收與利潤變化情況
圖表 不同情境下CO2排放強度預測
圖表 不同情境下CO2排放總量預測
圖表 日本鐵鋼聯盟《低碳社會行動計劃》的CO2減排目標
圖表 1973-2021年日本粗鋼和特殊鋼產量及對比
圖表 2006-2021年日本轉爐鋼和電爐鋼產量情況
圖表 2006-2021年日本轉爐鋼產量與電爐鋼產量以及占粗鋼總產量比例情況
圖表 2018-2021年日本特殊鋼冶煉類別情況
圖表 2018-2021年日本特殊鋼鋼材及出口情況
圖表 2021年浦項鋼鐵生產過程物料輸入輸出及CO2排放情況
圖表 浦項鋼鐵碳減排路徑
圖表 浦項鋼鐵HyREX工藝
圖表 2021-2022年全國粗鋼、生鐵、鋼材日均產量月度走勢
圖表 2021-2022年全國主要品種鋼材產量
圖表 2021-2022年全國粗鋼表觀消費量月度走勢
圖表 2021年鋼鐵企業發展質量(暨綜合競爭力)評估表(一)
圖表 2021年鋼鐵企業發展質量(暨綜合競爭力)評估表(二)
圖表 2021年鋼鐵企業發展質量(暨綜合競爭力)評估表(三)
圖表 2022年我國各地區粗鋼產量月度統計
圖表 2019-2021年中國鋼材進出口當月情況
圖表 2019-2021年中國粗鋼凈出口當月情況
圖表 2019-2021年中國鋼材進出口平均單價
圖表 2019-2021年中國鋼材進出口價差
圖表 2022年主要鋼材品種出口數量及均價變化情況
圖表 2020-2022年中國鋼材出口分國別/區域情況
圖表 2022年熱軋板卷中國內貿、出口及國際主流成交價對比
圖表 2021-2022年冷軋板卷國際主流價格對比
圖表 2022年主要鋼材品種進口數量及均價變化情況
圖表 2021-2022年中國鋼材進口分國別/區域情況
圖表 2020-2022年初級產品當月進口情況
圖表 2016-2022年鋼材產銷率變化趨勢圖
圖表 1980-2021年中國鋼鐵行業噸鋼綜合能耗的變化
圖表 2002-2021年中國重點鋼鐵企業噸鋼SO2和煙粉塵排放量的變化
圖表 2002-2021年中國重點鋼鐵企業噸鋼新水消耗量的變化
圖表 2014-2021年我國粗鋼產量及碳排放量
圖表 2021年中國高碳行業上市公司碳排放總量榜
圖表 2021年中國高碳行業上市公司碳排放總量榜(續)
圖表 2021年中國高碳行業上市公司碳排放強度榜
圖表 2021年中國高碳行業上市公司碳排放強度榜(續)
圖表 2022年部分鋼鐵公司減碳數據
圖表 2021年中鋼協會員單位能耗對比情況
圖表 2021年中鋼協會員單位鋼加工工序能耗
圖表 鋼鐵-化工-氫能一體化網絡集成智能制造
圖表 2000-2030年中國鋼鐵積蓄量
圖表 2012-2021年我國廢鋼消費量
圖表 2012-2022年國內進口廢鋼量
圖表 2015-2030年我國社會廢鋼發生量預測
圖表 2013-2021年我國鐵礦石對外依存度
圖表 2008-2021年我國廢鋼消耗量及綜合單耗
圖表 我國消耗廢鋼所減少使用的能源及排放理論值
圖表 2002-2021年鋼鐵工業使用廢鋼減排情況
圖表 2022年廢鋼價格走勢
圖表 2012-2021年廢鋼相關企業注冊量
圖表 2022年鋼鐵產業鏈綠色低碳好技術
圖表 部分國內鋼鐵行業上市公司專利申請情況
圖表 國內外典型的高爐富氫冶煉應用案例
圖表 Midrex工藝和HYL-Ⅲ工藝對比
圖表 煤制氣-氣基豎爐工藝流程簡圖
圖表 國內外典型鋼鐵企業電弧爐余熱回收利用情況
圖表 新型高效廢鋼預熱式電弧爐對比情況
圖表 國內外典型鋼鐵企業CO2捕集試驗
圖表 2030-2060年中國氫氣需求量
圖表 2015-2021年我國氫能產量統計
圖表 鋼鐵行業主要降碳工藝效果對比
圖表 2018-2022年氫氣煉鋼相關政策匯總
圖表 2020-2022年我國氫冶金技術發展進展
圖表 2020-2022年我國氫冶金技術發展進展(續)
圖表 不同噴吹量下高爐噴吹氫氣的減排效果
圖表 高爐富氫實際案例
圖表 噴吹焦爐煤氣的減排效果
圖表 焦爐煤氣噴吹量的經濟效益
圖表 氣基豎爐還原主流工藝MIDREX和HYL的典型參數
圖表 氣基豎爐噴吹不同氫氣比例的理論碳排放效果
圖表 國內企業氫氣煉鋼實踐
圖表 1990-2021年各國電爐鋼占比
圖表 長/短流程能耗、電耗對比
圖表 2008-2021年安賽樂米塔爾高爐流程和電爐流程噸鋼碳排放
圖表 不同鋼鐵流程噸鋼碳排放
圖表 2021年中鋼協會員單位電爐技術經濟指標
圖表 CONSTEEL水平連續加料交流電弧爐
圖表 Quantum電弧爐
圖表 Ecoarc電弧爐
圖表 2020-2022年中國電爐產能
圖表 2014-2030年電爐鋼、轉爐鋼和廢鋼消耗平衡表
圖表 2017-2022年廢鋼價格和鐵水成本對比
圖表 部分電爐煉鋼項目投資情況
圖表 2003-2021年全球直接還原鐵產量及粗鋼料耗比重
圖表 2013-2021年全球不同工藝模式直接還原鐵產量占比
圖表 不同直接還原鐵爐能耗情況
圖表 氣基直接還原鐵豎爐CO2排放情況
圖表 海外氣基直接還原鐵豎爐投資情況
圖表 中國氫冶煉項目直接還原鐵豎爐情況
圖表 2030年DRI需求和投資規模測算
圖表 豎爐、鏈箅機——回轉窯球團、帶式焙燒機對比
圖表 高爐填加不同球團比例下的碳排放、成本對比
圖表 歐美部分鋼廠球團應用情況
圖表 2015-2021年高爐入爐品味與焦比
圖表 2002-2021年燒結和球團工序能耗
圖表 燒結和球團工藝污染物、溫室氣體排放對比
圖表 2025年、2030年球團需求推算表
圖表 部分帶式焙燒項目投資情況
圖表 日本制鐵CCUS工藝
圖表 海外CCUS/CCS項目情況
圖表 主要鋼鐵大省“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
圖表 中國上市公司碳排放排行榜(2021)——江蘇篇
圖表 “堅決淘汰一批”任務清單(鋼鐵)
圖表 山西鋼鐵行業碳排放及占比情況
圖表 山西鋼鐵產量、增速及全國占比
圖表 中國寶武碳中和冶金技術路線圖
圖表 2020-2022年中國寶武氫能大事記
圖表 河鋼集團低碳綠色發展行動計劃
圖表 2022年國內涉及粗鋼產能壓減政策
圖表 2022年主要鋼鐵企業碳達峰、碳中和規劃
圖表 2021-2022年鋼鐵行業減碳相關政策事件梳理
圖表 《關于推動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涉及碳達峰、碳中和內容
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然后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我國鋼鐵行業作為能源消耗密集型行業,是制造業31個門類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行業之一,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15%左右。近10年來,我國鋼鐵行業一直向低碳綠色發展方向努力。截止2021年,75%的鋼鐵能源直接或間接來自煤炭,鋼鐵碳排放占全球能源系統排放量的7%。中國鋼鐵行業年碳排放量18億噸,占工業碳排放的20%、全國碳排放總量的15%。
2022年1-12月,重點統計鋼鐵企業累計生產粗鋼8.15 億噸、累計同比下降2.07%;累計生產生鐵7.29億噸、累計同比增長0.03%;累計生產鋼材8.02億噸、累計同比下降0.50%。2022年,全國鋼鐵行業噸鋼綜合能耗為551.36千克標準煤/噸,雖較2015年下降了4%,但以2022年10.18億噸粗鋼產量計算,鋼鐵行業能源消費總量為5.61億噸標準煤,約占全國的11%。2023年1-4月,全國累計生產粗鋼35439萬噸,同比增長4.1%;全國累計生產生鐵29763萬噸,同比增長5.8%;全國累計生產鋼材44636萬噸,同比增長5.2%。
政策層面,2021年10月24日,國務院印發了《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其中提出推動鋼鐵行業碳達峰。促進鋼鐵行業結構優化和清潔能源替代,大力推進非高爐煉鐵技術示范,提升廢鋼資源回收利用水平,推行全廢鋼電爐工藝。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深挖節能降碳潛力,鼓勵鋼化聯產,探索開展氫冶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一體化等試點示范,推動低品位余熱供暖發展。推動電力、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石化化工等行業開展節能降碳改造,提升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朵撹F行業碳達峰及降碳行動方案》目前還在編制中,行業碳達峰目標初步定為:2025年前,鋼鐵行業實現碳排放達峰;到2030年,鋼鐵行業碳排放量較峰值降低30%,預計將實現碳減排量4.2億噸。2022年2月8日,生態環境部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力爭到2025年,鋼鐵工業基本形成布局結構合理、資源供應穩定、技術裝備先進、質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競爭力強、綠色低碳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格局。
從中長期看,碳中和對全球鋼鐵行業影響深遠。各國減排進度有差異,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鋼鐵產能將受限,歐盟碳邊境調節稅等綠色貿易壁壘或被效仿。未來中國鋼材出口將面臨國內出口政策和出口目的國綠色貿易壁壘的雙重制約,同時新興市場鋼鐵產能正在不斷擴張,將逐漸成為中國鋼鐵半成品和鋼材進口的主要來源。
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7年碳中和背景下中國鋼鐵行業發展分析及前景趨勢預測報告》共九章。首先介紹了碳中和下鋼鐵行業基本概述和國內外鋼鐵行業的發展現狀;然后分析了碳中和下廢鋼行業的發展狀況,并對鋼鐵行業碳減排技術、各省市鋼鐵碳中和戰略布局進行了深入的探討;隨后報告并對重點鋼企在碳中和領域的布局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最后報告對碳中和下中國鋼鐵行業的發展前景及政策趨勢做了科學的預測。
本研究報告數據主要來自于國家統計局、財政部、生態環境部、中投產業研究院、中投產業研究院市場調查中心、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以及國內外重點刊物等渠道,數據權威、詳實、豐富,同時通過專業的分析預測模型,對行業核心發展指標進行科學地預測。您或貴單位若想對碳中和背景下的鋼鐵行業有個系統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資相關行業,本報告將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