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采用車零售滲透率穩步上升,11月滲透率20.8%
根據乘聯會數據,2021年11月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37.85萬輛,同比增長122%,環比增長19%。2021年1-11月,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累計達251萬輛,同比增長178%。11月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20.8%,再次超過20%,2022年或能保持在20%以上。
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樂觀,未來銷量增長動力充足
EV Volumes數據顯示,歐洲1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達22.9萬輛,同比增長34%,12月美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約7.5萬輛,同比增長56%,1-12月累計新能源汽車銷量約62萬輛,同比增長88%。中汽協預測2021全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340萬輛,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500萬輛。EV Volumes預測,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680萬輛,2022年有望超過1000萬輛。
新能源車企普遍銷量趨好,市場競爭結構愈加清晰
比亞迪12月銷量達9.28萬輛,1-12月累計銷量達59萬輛,單月銷量和累計銷量均為國內第一。特斯拉中國11月銷量約5.3萬輛,1-11月國內累計銷量達25萬,居國內第三。小鵬、蔚來、理想12月交付量分別約1.60萬輛、1.05萬輛、1.40萬輛,1-12月累計交付量分別9.8萬輛、9.1萬輛、9.0萬輛,“蔚小理”變成“小蔚理”。
新能源汽車產能擴大趨勢加快與供給端成本上漲局面并存
12月新能源汽車訂單需求繼續強勁,市場整體表現為供不應求,同時基于需求受補貼退坡等一系列政策影響而持續增加的預期,產能擴大趨勢加快。與此同時,以電池級碳酸鋰為首的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截至12月30日電池級碳酸鋰的平均價格達27.75萬元/噸,同比增長439%。
投資建議
短期內,碳酸鋰價格上升會對整車廠的制造成本造成壓力,但我們認為2022年碳酸鋰的價格有概率成為這一輪漲價的頂部區域,未來價格有望逐步平穩甚至回落。能夠實現規模量產和銷售的整車廠更有能力消化原材料漲價帶來的成本上升。
展望2022年,特斯拉和比亞迪在國內市場的領先地位將日益鞏固。其中,特斯拉德國柏林工廠的開工將顯著提升特斯拉整體產能,從而使得特斯拉上海工廠能夠配置更多產能來滿足國內市場。比亞迪股份在常州、合肥等多地的工廠有望在2022年形成量產能力,從而支撐比亞迪汽車的銷量比2021年進一步快速增長,上探150萬輛的水平。維持建議積極關注特斯拉(TSLA.O)和比亞迪股份(1211.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