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上海海關所屬虹口海關監管下,上海中燃船舶燃料有限公司供油船為停泊在上海港外高橋六期碼頭的“通韻輪”加注300噸保稅燃油。這是該公司2022年首次保稅燃油加注服務。據上海主要保稅燃供企業統計,2021年上?诎侗6惾脊┘幼⒘砍^350萬噸,創歷史新高。
船用燃料油供應是國際航行船舶綜合海事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2021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超4700萬標箱,已連續12年保持世界第一,但在國際航行船舶綜合海事服務能級上仍有較大的進步空間。以船用燃料油供應為例,上海港2019年船用燃料油供應量為200多萬噸,僅為新加坡的5%。
自2020年起,國際海事組織規定將船舶燃油中的含硫量限制在0.50%以內,全球船燃進入低硫時代。
作為上海關區船舶保稅燃料油監管主要部門,虹口海關持續關注低硫保稅燃油市場變化,順應市場和企業需求,推進“兩倉合一”改革,使得船供燃料油倉庫同時具備出口監管倉和保稅倉庫的雙重功能。國內原油加工后的燃料油,以一般貿易的方式進入出口監管倉庫即予以退稅,變成了“保稅油”。
虹口海關對上海中燃燃料油液體保稅倉庫進行日常巡庫及安全巡庫
虹口海關保稅免稅監管科科長史鋼介紹,虹口海關加快推進“國際航行船舶加注燃料油出口退稅”政策落地,對于供船企業來說,豐富了供船保稅油品的來源,增加了選擇的渠道和供給;對于國內煉廠來說,豐富了成品結構,增加了銷售渠道和收入。兩方面合力提高我國保稅燃料油的市場競爭力。
“虹口海關在短時間內審批設立國內結轉型出口監管倉,實現我司國內煉廠船供燃料油一般貿易出口申報,實現出口退稅,打破保稅船用燃料油長期依賴進口格局,幫助企業提高貨物周轉能力,提高物流效率,價格優勢突顯。”上海中燃船舶燃料有限公司供油部經理表示。2021年,相關企業累計通過出口退稅可實現抵稅增收達2.9億元。
同時,為推動實施保稅燃料油跨港區供應模式,上海海關加強與杭州海關等長三角海關的一體化協同,大力支持保稅油跨關區直供業務開展,打造長三角地區的“流動加油站”。
跨關區直供模式下,供油企業只需向啟運地海關申報一次油料出庫,供油船即可直接到受油地為國際航行船舶供油,避免了轉庫等二次物流環節及由此產生的分銷、倉儲等費用,顯著降低運營成本,同時也減少了油料二次入庫造成的損失。
目前,中國船舶燃料有限責任公司、中石化浙江舟山石油有限公司等具備經營保稅油資質的企業已全面開展跨關區直供業務。2021年,海關共監管保稅油跨關區直供69.24萬噸、貨值約22.98億元。
中石化浙江舟山石油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全球船供油業務部經理介紹,新模式下,保稅油進入倉庫后直接供船,節省了過去的管道傳輸及申報環節,整個作業流程縮短至2天左右,每月可減少油料在管道運輸中的損耗近50噸。2021年,公司全年節省的物流及損耗費用近500萬元。